真正重要的是让搞技术的人赚到钱

  公司新闻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3-22 12:37

  不到600万人口。国土面积还没上海浦东新区大。人均GDP却位居亚洲第一。

  1965年独立时的新加坡,还是一个连淡水都要依赖进口的贫穷小国。短短60年,它是如何飞速成长的呢?

  《问道全球·新加坡站》的第二天,我陪同企业家们,正式开始了对新加坡企业的参访。

  一大早,我们去了一家做得特别成功的电商企业,收获颇丰。但是很遗憾,对方想保持低调,就不展开了。

  我们一行人,马不停蹄去了两个新加坡的科技孵化基地,BLOCK71和新加坡科技研究局。

 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全球创新指数,去年新加坡排名第四,仅次于瑞士、瑞典和美国。

  这个弹丸之地,到底是如何迅速变成亚洲创新引擎的?

  已经和你仔细聊过,这里就不赘述了。而科技上的加速,或许得感谢他的长子,新加坡前总理、现在的国务资政,李显龙。

  李显龙从英国剑桥毕业,念的数学和计算机专业。当他开始政治生涯的时候,就额外注重推动新加坡的

  当上总理后,他时不时还会在脸书平台上更新自己的编程代码。比如2015年他做了个数独解读器,还虚心说自己的代码过时了。

 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,新加坡的数字基础设施已居全球前列、在亚洲排名第一。新加坡拥有全球领先的固定宽带速度,大部分政府服务可在线上完成,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网络连接。

 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人和我们介绍说,自从1991年新加坡推出了首个国家科技计划之后,每过五年,会继续迭代推出新的“研究、创新与企业”(RIE)规划

  政府对科研、创新、企业的投资资金方面,每过五年原本是20亿、20亿地加。

  等到李显龙上任后,投资资金直接翻倍。从60亿到139亿,再到261亿......

  就像李显龙的那句名言说的那样,“如果你愿意工作,而且肯努力,我们会提供援助。”这不是空话,而是拿出了真金白银的支持。

  的智慧国家发展蓝图,在先进制造、贸易与连通性,人类健康与潜能,智慧国与数码经济,以及城市解决方案与可持续发展这四个领域里,为科研人员和企业家提供了大量支持。

  其中最让我在意的,是他们对促进各方科研局和企业的合作的格外重视和支持。

  我认为,要让一个组织具备研发和创新能力,最核心的是保护创新。怎么保护呢?

  除了昨天我们聊到的各项基本保障,比如“居者有其屋”,就可以安心去做科研。比如创新思维从娃娃抓起,小学有项目式学习、中学有创客实践、高中有创业体验计划等等。最核心的,还是得让参与创新的所有人,真正能够从创新中受益。

  只有这样,创新才能真正持续下去。但是,具体是怎么做?光是说个2025计划,太抽象了。

  这倒霉的皮肤病一得上,就是漫长的反复和折磨。以往,只能去市面上买各种抗菌剂、抗生素来防治。

  我们见到的第一家公司Trisafe,就在解决这个难题。他们的项目源于一个有趣的科学发现:用大分子杀菌。

  大分子,只停留在皮肤表面。杀菌,则是通过破坏皮肤表面细菌的细胞壁来物理杀菌。

  传统的小分子产品,在感染防控时就会遇到2个问题:1)造成抗药性;2)有副作用。

  简单来说,就是用久了不管用了,或者,进入血液循环,造成刺激过敏等等副作用。到最后都还是让患者承担更多的痛苦。

  听Trisafe创始人分享,他们的大分子抗菌技术,能有效解决这两个问题。

  脚癣由细菌感染引起,他们的喷雾能30秒起效杀菌。并且由于大分子无法穿透皮肤,不会进入血液循环,安全性极高。

  又因为足够安全,就能去开发需要长期使用的预防性产品。患者可以不用频繁把它洗掉。它就永远地停留,持续发挥作用。

  既然可以做到这么好的感染防控效果,为什么不能和各种机构、企业合作,做出更多产品呢?

  跟科研机构合作研发技术,然后跟企业家以及相关机构搭线,从而实现了“从实验室走到市场”的顺利变现。

  另外,还可以和其他创业者合作。创业者用股份换取专利许可之后,能把这个技术开发成各种应用场景的新产品。

  比如,更好的杀菌效果的洗手液。比如,伤口护理、预防褥疮感染和医疗器械消毒的喷雾。

  因为它的生产流程非常繁复。印模、包埋蜡型等等每一步,都要精确细节和细致操作。于是,需要很多受过专业训练的齿科技师,来进行操作。

  不用送到别处,直接就在你看牙躺着的椅子旁边,用3D打印机给你打印出来。

  哦?3D打印?这听上去并不是一个多么新的技术,而且往往都比较昂贵。他们有什么特别的吗?

  比如,传统诊所会用印模来获取客人的牙齿的精确模型。一块软软的泥,在你的牙齿上摁压,等它略固化,就拿出来,让它继续塑形,然后根据这个模型,来进行后面的操作。

  这个牙齿印模的步骤,可以通过口内扫描来搜集数据,然后传输到电脑上。3D打印,本就是一个客制化技术。你想要什么形状,再根据数据建模,3D打印出来就完成了。

  为了简化步骤,可以用口扫和3D打印。为了提高性价比,打印机也经过特殊设计和改造。

  所有的齿科产品,都需要特定材料。传统的,有的可能用氧化锆,有的用金属做牙冠。但是这些,在当时都没有现有的3D打印材料进行替代和匹配。

  传统牙冠材料是陶瓷,虽然坚硬,但可能磨损其他牙齿。但是研究院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树脂材料,硬度接近真牙,且成本更低,非常适合制作牙冠。并且,获得了专利。

  公司就可以把专利配方的使用买来,应用于牙科诊所。让它去通过非常多安全测试,来确保它在口腔内不会产生毒素。然后把这些齿科材料以医疗器械来进行注册。

  基于最初的基本材料,又能继续进行研发出适合假牙、种植牙、永久冠等不同需求的材料。

  真正的创新,不是把技术束之高阁。而是让它走进每个人的生活,同时让创新的人都赚到钱。

  传统的检测方式,往往会破坏产品,取出一些样本送去检查。那什么是无损检测呢?顾名思义,就是不用损坏,就能把材料、部件、组件的缺陷检查出来。

  随着工业的发展,越来越多复合材料在被使用。对于这些复合材料的检测,就一直都是困扰着工业界的难题。

  想象成黄金就好理解了。有的当铺为了验金,还会挖一小部分去融化查看成分。这时候你内心是不是就会想,要是可以不破坏我的金条就好了。

  射线、超声、磁粉、渗透......都是看不懂的中文字。要从这里面创新,不仅需要理论知识,还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。

  这是一种亚微米量级的光谱检测技术,用的是一种介于红外和微波之间频段的电磁波。

  当这种光波照射到物体表面时,会产生反射,而不同物质的反射特征各不相同。通过分析这些反射,就能判断出物体内部的成分。

  但是图谱怎么看?检测如何设计?这些在交付给客户的时候,客户又有无数理解和操作门槛。

  Anor在交付的时候,提供给客户的是一个“跨模态的算法”。而且,客户可以通过他们的云计算软件平台,来订阅服务。

  换句话说,不论是光谱还是图像,还是声音等等传感的数据,可以在算法中进行远程分析,在客户那边直接显示结果。客户还能训练出来适配他的应用的模型算法。

  想做出这样的技术,还能和人工智能、机器学习、大数据等等结合起来,那你得邀请来科学家的帮助才行。

  ,为的是针对新型的精神类药物能快速进行检测。又跟新加坡的新科工程合作,对飞机的表面涂层进行研究和检测。

  这项技术极具商业价值,因此就有Anor这样的创业公司提议合作,以技术许可的方式用股份换取使用权。

  这样,研究院作为孵化器获得创业公司股份,随后投资人注资,创业项目顺利推进。最终不仅获得新一轮投资,还成功上市。

  他们针对糖尿病患者,研制出一种抗菌保湿霜。糖尿病足变严重,甚至会需要截肢。

  糖尿病最初的症状是皮肤干燥,就很容易破皮,然后感染。如果可以用上这个保湿剂,破了不会感染,就能加速愈合。

  根据Trisafe创始人给的数据,用上有他们抗菌技术的保湿剂,能减少50%发展成严重糖尿病足的风险。这就真的是救命的产品了。

  他们跟新加坡食品局合作,做预防鱼虾烂鳃病的产品,获得了相应的研发基金。又因为应用广泛,还得到了新加坡企业发展局的创新基金支持。

  在第二个齿科创业公司的分享中,我留意到这位总经理提到最多的,是他们做事情的目的:

  股份换专利使用,给科研人员体面的报酬,让申请基金的流程不再繁琐......

  当创新的发起者,被政府、大学、企业等等无数双手高高托举起来,技术和收益达到一种美妙的平衡。

  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创新,真的能够落地,造福更多的人,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。

 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,全称是Agency for Science, Technology and Research,所以简称A*STAR。

  前面聊到的Star3D、Trisafe和Anor,就是我们在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参访的时候看到的。他们的一些核心技术,就是A*STAR来孵化的。

  你可以把它看作一个专注于科研的大学部门,里面有很多科学家在进行前沿技术研究。

  A*STAR统筹管理20多个科研机构和国家实验室,涵盖生物、材料等多个领域。

  开篇我们提到的,新加坡政府五年一期的“研究、创新与企业”(RIE)规划,会对A*STAR提供持续的经费和政策支持。

  到了现在,新加坡对创新科技的投资,已经从之前的20亿,稳定到250亿新加坡元了。

  就比如前面提到的大分子抗菌技术,是初创公司Trisafe和A*STAR以及国家皮肤中心,共同孵化的。

  比如,A*STAR常常会和跨国公司合作,在新加坡共建联合研发实验室,定向攻克产业技术难题。

  又比如,他们在中国建立了苏州工业园,在苏州设立了“A*STAR伙伴中心”,还把创新项目落户到广州知识城。

  除了在新加坡,他们已经布局到了中国内地、香港、澳门及马来西亚,都已经有客户开始使用他们的技术和产品了。并且从2019年开始,他们的打印系统会在中国和新加坡同步上市,贯彻“同步双市场”的战略。

  你不是说我新加坡是“弹丸之地”吗?在A*STAR的推动下,新加坡初创企业的舞台,远不止于新加坡。

  它是新加坡国立大学(NUS)和新加坡经济发展局(EDB)联合发起的项目,

  ,更多来自企业,政府也会帮忙提供基础设施和政策扶持,高校则负责提供人才、贡献研究资料。

  谁能想到,这个孵化出了好几家独角兽企业的地方,最开始,还只是一片工业区。差一点,就要被拆除了。

  直到2011年,新加坡国立大学企业机构、媒体发展管理局和新电信创新投资公司站了出来,三者合作,才把这片工业废墟,打造成了一片创业天堂。

  随着发展,又生长出BLOCK73、BLOCK79等设施楼,更好地来支持初创企业。

  的初创企业,主要是通过公共资金来撬动私募资本,从而获得的早期“活水”。

  首批孵化企业智慧芽(PatSnap)举例子。它后续的B轮是美国风投领投,D轮则引入了中国和国际基金。

  根据NUS Enterprise的统计,已经有900多家投资者,投资过

  通过Plug-项目,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办公空间,还有共享工作区和小型私人办公室,来匹配不同创业阶段和创业需求的初创公司。

  两手一合,定期举行投资路演、创投见面会等活动,这样创业者有机会结识天使投资人、风投基金,获取融资指导和机会。

  最开始,你来这里可能只是为了省租金,但很快会发现,隔壁是你需要的供应商,楼上是你的潜在的客户,而走廊遇到的,可能是未来的投资人。

  里走着,不禁感慨。这么多的资金,这么多的参与者,为什么他们对于新加坡这片土地,这么热忱呢?

 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评比,新加坡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,是亚洲第一,世界排第二。

  李显龙在任总理的时候,大力发展的数字化转型起了大作用。新加坡的数字基础建设做得非常好,那么,那些专利、商标、版权、商业机密、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等知识产权,都能被有效追踪。

  谷歌和微软,曾经打过很久的官司。导火索,是一个“小小的”视频编码专利技术,H.264。

  起因是,微软通过收购一家小型通信公司,掌握了H.264相关的核心专利。然而,谷歌却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,乐呵呵把这套技术,做到了自己的商业系统里。

  微软就告谷歌,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。谷歌不乐意了,又不是我一个人这么做,你看,还有这么大一圈没有获得H.264授权的公司也在用。于是一起抱团,针对微软。

  好巧不巧,谷歌认为微软也干过没授权就使用专利的事。于是,谷歌就收购了一个拥有微软所没有专利的小公司,去告微软。

  我坏,你也没好到哪里去。吵来吵去,最后,两边只能用相互授权的方式,达成了暂时和平。

  我相信,你也一定在某处看过,总有人会理直气壮地说:“为什么不能抄?这样能让更多人用上这个东西。”

  日子过得不好,甚至背债,家里妻离子散。这样的创新者,谁爱当谁去当吧。反观那些抄袭者,轻轻松松大捞一把,过上了好日子。

  朋友。如果所有辛辛苦苦的创新,都可以被免费挪用。如果创新者苦哈哈,求告无门,没有法律保护,没有现实保障,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创新成果很快被抄袭。

  文章里我说,商业的公理,就是“消费者总希望用更便宜的价格,买到更好的东西”。

  所以,得多出来看看。去看那些具体的,认真打造科技的公司,到底在做什么?怎么做的?

  问道新加坡第三天,我们将继续去参访那些,早早驻扎在新加坡,特别有意思的公司。

  在过去的一年里,我们陆续去到了沙特、阿联酋、日本、墨西哥、越南、印尼、美国。

  此刻,我们正在新加坡,看这个地域狭小、天然资源匮乏、人口大约只有600万的小岛国,是怎么在世界舞台上脱颖而出的。

  3月28日晚上19:00,我会在刘润视频号直播间,与你毫无保留地分享我在新加坡的所见所闻。

  接下来的6月28日-7月7日,我们会去到英国。看看“世界第一城”的美誉,究竟从何而来。

  8月14日-8月17日,我们会去到吉林。见山,见水,见自己。直到我们,找到内心的答案。

  8月30日-9月7日,我们会去到非洲。看看那片最狂野的土壤里,开出了什么样的花。

  一个人,要读万卷书,也要行万里路。因为,一个人的成就,大不过他的梦想。一个Kaiyun体育官方网站 开云登录网站人的梦想,大不过他的所见所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