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可忽视的钉钉——阿里财报电话会释放AItoB关键信号

  行业动态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3-01 13:13

  阿里巴巴2025财年Q3财报显示,营收2801.5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8%,净利润实现464.34亿元,同比增长333%。

  2.阿里CEO吴泳铭表示,未来三年在云和AI基础设施投入预计将超过去十年总和,其中钉钉被定义为“阿里面向企业端最重要的AI应用资产”。

  3.钉钉的AI实践已渗透至三个层面:交互革命、智能体生态和行业专属模型+私有化企业智能体。

  4.目前,钉钉已有超过100多家合作伙伴、50万AI智能体,AI的日调用量已超过1000万次。

  5.吴泳铭强调企业私有化部署的重要性,以应对数据安全痛点和满足Gartner预测的“到2026年50%企业将使用行业专属大模型”趋势。

  阿里2025财年Q3财报显示,其营收2801.5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8%,增速达到了一年以来最快水平;净利润实现464.34亿元,同比增长333%。业绩的超预期表现带动阿里美股盘前涨幅一度超10%。

  而比财报更“炸裂”的是,阿里巴巴管理层对AI的大胆表达:未来三年在云和AI基础设施投入预计将超过去十年总和。

  其中,阿里巴巴CEO吴泳铭在回应分析师关于AI应用布局的提问时,多次重点提及协同办公平台钉钉,并将其定义为“阿里面向企业端最重要的AI应用资产”。这一表态不仅突显钉钉在阿里AI to B战略中的重要地位,更揭示了阿里对下一代企业软件形态的判断。

  AI正成为阿里全力押注的转型新机遇。“如果问我们如何看待这一次的AI机会,我们认为这可能是一次几十年一遇的行业变革。”吴泳铭在财报会中这样说。

  吴泳铭提到,阿里未来将继续专注三大业务类型:国内外电商业务、AI+云计算的科技业务、互联网平台产品。围绕核心AI战略,在AI基础设施、基础模型平台及AI原生应用、现有业务的AI转型等三方面加大投入。

  吴泳铭称,阿里AI战略里的首要目标,是必须追求AGI,不断追求突破模型智能能力的边界。

  “为什么AGI的实现要成为我们的第一目标,可能远远超过现在我们可见的任何一个应用场景?因为现在所有应用场景,无论是在生产力创作工具,还是Al搜索,ChatGPT ,只是AI能力提升过程当中本身的一些机会。未来,AI相关产业是全球最大的产业,替代现在50%的GDP的构成。”

  吴泳铭也在电话会中谈到了DeepSeek带来的影响,“确实各家大模型能力差异化逐渐缩窄,包括开源和闭源模型能力差异不明显,但这样利好云计算公司,因为大部分开源模型都需要建立在云计算网络里。如果AI是未来最大的商品,云计算网络就是现在的电网。”

  DeepSeek的爆火让市场感受到了开源的魔力,而阿里也一直是开源路线月以来,其已开源多个Qwen 家族大模型。今年1月,其还开源了新一代多模态模型Qwen2.5-VL,并推出基于MoE架构的旗舰版模型Qwen2.5-Max。吴泳铭透露,阿里还将于近期发布基于千问Qwen2.5-MAX的深度推理模型。

  阿里此前已经在组织架构和业务上做出了AI to C和AI to B 的区分。

  去年12月,阿里旗下AI应用“通义”从阿里云分拆并入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,通义与同一事业群的智能搜索产品“夸克”都同属阿里的AI to C业务。

  阿里云则专注负责AI to B业务。吴泳铭表示,阿里云收入重回13%的双位数增长,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六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在AI to B业务上,吴泳铭多次重点提及协同办公平台钉钉,并将其定义为“阿里面向企业端最重要的AI应用资产”。

  吴泳铭在会议中首次系统阐释了阿里对企业软件革命的认知:未来企业内部系统将不再是孤立的功能模块,而是由多个AI智能体(AI Agent)相互连接、调用的动态网络。钉钉作为承载7亿用户、2500万企业组织的超级入口,正在被重新定位为“自然语言交互的企业智能中枢”。

  第一,交互革命。钉钉通过将自然语言交互深度融入办公场景,重构用户与系统的互动方式。

  吴泳铭在电话会中以钉钉举例:“未来的企业,尤其是在钉钉上面的这些企业,我们认为他们在企业协同上相当多的操作会更多地借助自然语言,比如类似钉钉这样的聊天界面去完成,背后的CM软件或者ERP软件会更多地是承担数据库的功能。就像我们在企业内部开会做的决策,很多情况下其实都可以通过自然语言的方式在钉钉上去处理掉。这就是典型的AI智能体与钉钉非常好的一种结合。”

  此外,钉钉于2024年推出的AI搜索功能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方向:它支持自然语言输入,能跨平台整合分散的文档、聊天记录等数据,并通过语义理解快速定位信息,显著提升信息检索效率。

  2024年,钉钉上线AI Agent产品“AI助理”,可以以自然语言对话及实现 Agent工作流,用户通过输入“帮我把昨天的会议纪要生成任务并分配相关人”,系统即可自动调用日程管理、任务分配、文档解析等模块;其内置的AI助理市场,截至2024年6月,已接入超过50万个企业自建智能体,涵盖合同Kaiyun体育官方网站 开云登录网站审核、招聘面试、数据看板等场景。

  第三,行业专属模型+私有化企业智能体。钉钉积累的海量企业私有数据、定制化流程,与阿里云的通义大模型结合后,将催生私有化专属模型和AI智能体的部署。

  钉钉依托阿里云的通义千问大模型,为企业提供基础模型支持,并通过AI PaaS平台实现行业化定制。企业可利用自身行业数据(如研发专利、业务流程等)进行软微调(SFT),训练出符合特定场景需求的专属模型。例如,某化工企业通过与钉钉及MiniMax合作定制模型,优化了环评报告等专业场景的效率。

  针对金融、医疗等高数据敏感性行业,钉钉提供专有版和专属版解决方案,支持私有化部署。例如,专属版允许企业定制AI助理,集成内部系统API,并确保数据仅在企业内部流转。此外,钉钉与合作伙伴(如启连科技)联合推出私有化部署服务,满足企业对数据本地化存储和合规性要求。

  目前钉钉已有超过100多家合作伙伴、50万AI智能体。在钉钉上,AI的日调用量已超过1000万次。在今年6月钉钉举办的生态大会上,钉钉宣布开放底模型,除了通义大模型外,MiniMax、月之暗面、智谱AI、猎户星空、零一万物、百川智能六家大模型厂商已经与钉钉达成合作。

  值得关注的是,吴泳铭特别强调“企业私有化部署”的重要性。这既是对数据安全痛点的回应,也暗合Gartner预测的“到2026年50%企业将使用行业专属大模型”趋势。

  2025年,AI对中国SaaS市场的价值链重构真正开始。当企业数字化从“工具赋能”转向“智能决策”,钉钉这类平台级入口的战略价值已超越用户增长本身,转而体现在其对AI智能体生态的定义权。